首页 资讯 科技 财商 汽车 文娱 家电 生活

中山2025年9月15日 美通社 -- 在中国鼻咽癌防治的历程中,中山市始终走在前沿。自上世纪70年代起,这里就开启了与鼻咽癌的长期斗争。经过五十余年的持续努力,中山市在早诊早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2023年,中山市肿瘤研究所团队凭借创新产品P85-Ab,将鼻咽癌筛查效率提升2.3倍。P85-Ab是由厦门大学夏宁邵教授团队与万泰生物联合研发及转化的鼻咽癌突破性检测产品(产品全称为“EB病毒BNLF2b抗体检测试剂盒”,简称“P85-Ab”)。

该成果凭借其卓越的临床价值,荣获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及 “中国 2023 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两项重量级荣誉,为大规模人群开展鼻咽癌筛查提供了全新的动力与科学方案。

在中山市卫生健康局的长期支持下,中山市肿瘤研究所的季明芳教授带领团队深入基层开展鼻咽癌筛查工作。2025年3月至5月,中山市肿瘤研究所在东凤镇、南头镇开展了近万人的大型鼻咽癌筛查项目,成果显著:共招募9792名30-69岁居民参与筛查,其中P85-Ab检测阳性153例,最终确诊鼻咽癌26例。此次筛查在检出率与早诊率两项核心指标上均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本次筛查的鼻咽癌检出率达到26510万,是中山市同年龄段人群发病率的8.6倍,相当于精准预测了该人群未来8-9年可能发生的鼻咽癌病例数。与传统双抗体筛查方案(VCA-IgA+EBNA1-IgA联合检测)相比,P85-Ab大大提升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避免了不必要的随访和鼻咽镜检查,既减轻了受检者的心理负担,也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所有26例确诊患者均实现早期诊断。根据第8版AJCC分期标准,已知分期的23例患者中19例为早期(早诊率83%);而采用第9版AJCC标准时,早诊率达到100%。早期诊断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早期鼻咽癌患者经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得到大幅提升。这一成果得益于P85-Ab在早期鼻咽癌检出上的高灵敏度,以及中山市建立的“科研-疾控-基层”三级协作模式,从初筛到镜检,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使患者能在早期得到准确诊断,为后续治疗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本次筛查还发现鼻咽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确诊人群中有9例年龄在35-41岁,占总数的34.6%,其中7例已知分期者均为早期病例。这一发现对现有筛查策略提出新要求不应再局限于中老年高危群体,而应逐步扩大至更年轻人群,并制定相应个性化筛查和健康教育方案,进一步提升早诊早治覆盖率。

在筛查执行过程中,有6例高危个体最初拒绝鼻咽镜检查。经研究团队基于血清学评估结果的多次动员,最终全部接受鼻检查并被确诊为鼻咽癌。项目负责人季明芳教授强调:“筛查工作的成效不仅依靠技术创新,更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坚持和耐心,这对提高高危人群的参与率和生命质量至关重要。”

中山市在鼻咽癌防治领域的创新实践,大幅提升了筛查效能、成本效益和人群接受度,为患者的早期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切实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目前,基于 P85 - Ab 的早筛早诊方案,已在中山市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未来,在万泰生物等企业的持续技术赋能与推动下,随着该项目在更多地区的推广落地,有望为国内外不同鼻咽癌发病风险地区,提供高效、精准的鼻咽癌早诊早治解决方案,为推动全球鼻咽癌防治事业的发展贡献 “中山智慧” 和 “中国方案”,让更多人受益于先进的医疗技术,远离鼻咽癌的威胁。